- 
		刷到长沙这个所谓的“宜居”排名,我第一反应不是去看我住的地方在不在,而是下意识数了数,岳麓区占了几个。
好家伙,梅溪湖、滨江、洋湖、市府……半壁江山都是河西的。
这哪是宜居排名啊,这分明就是一张“长沙城市发展重心示意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宜居”这个词,潜台词就变成了:新、贵、学区好。好像只有崭新的柏油路、一眼望不到头的公园绿道、还有那些听起来就高大上的双语幼儿园,才配得上这两个字。
那我问你,
老城区那些拐个弯就能嗦到粉的巷子,楼下坐着摇蒲扇打牌的嗲嗲娭毑,那份随时下楼就能融进去的烟火气,算不算宜居?
榜单上的地方,是很多人踮起脚、咬着牙才能够到的梦想。
榜单外的地方,才是更多人真真切切、热气腾腾的生活。
其实吧,哪有什么唯一的标准答案。
宜居不宜居,说到底,就是你的钱包,能不能撑得起你的心之所向。
你的长沙,到底是梅溪湖的晚风,还是老巷子里的那碗猪油拌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