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妙屋宝贝
				 
				“痛心!”安徽,40岁卡车司机在长沙等活,为了省点钱,他一直睡在车里,卖饭的商贩见他迟迟不下车,就打开车门看了一下,结果发现人已经死了。河南几名陌生“卡友”接到家属求助后,立即前往长沙,全程费用自掏腰包,将车开了回来。 
从到长沙那天起,男子就没怎么下过车,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驾驶室里,白天的时候,他偶尔会把车窗降下来,跟周围也在等活的司机随便聊几句,问问最近运费怎么样、好不好接单。 
更多时候,男子就盯着手机上的接单软件,手指不停刷新,就盼着能刷到个合适的单子。 
到了该吃饭的时候,别的司机要么凑一块儿去附近小饭馆吃口热的,要么打电话叫外卖,他却总是从驾驶室里拿出提前备好的方便面或者面包,就着矿泉水随便填填肚子。 
有认识的司机劝男子:“偶尔也吃口热乎的啊,总这么对付,身体哪扛得住?”他也只是笑笑摆摆手说:“能省一点是一点,家里还等着用钱呢。” 
等天快黑了,停车场里的车慢慢少了,大部分司机要么去附近便宜的小旅馆住一晚,要么就在车里铺好被子早早睡了。 
可男子常常在驾驶室里待到半夜,有时候是还在刷接单软件,有时候就对着手机里家人的照片发呆。 
为了省点油钱,男子很少开空调,晚上天凉了就把带来的薄被子裹紧点,白天热了就只能开着窗户透透气。 
平时常在停车场附近卖早餐的商贩,像往常一样推着餐车过来,路过这辆安徽货车的时候,发现车窗关得严严实实的,驾驶室里一点动静都没有。 
商贩记得前一天晚上还看见男子在车里收拾东西,想着可能是还没睡醒,就上前敲了敲车窗,可敲了好几下都没人应。 
一开始,商贩还以为男子是睡得太沉了,可等到上午十点多,那辆货车还是一动不动,周围等活的司机也都议论起来:“这人平时起得挺早的,今天怎么没动静啊?” 
商贩这才有点慌了,他绕着货车走了一圈,发现副驾驶的车门没完全锁好,轻轻一拉就开了。 
一打开车门,一股闷得慌的味儿就扑面而来,商贩探头一看,男子斜靠在驾驶座上,眼睛闭着,怎么喊都没反应。 
商贩赶紧掏出手机打了急救电话,医护人员赶来后,检查完说男子已经没了生命体征,初步判断是因为长时间待在密闭的空间里休息,再加上一直过度劳累,才出了这样的意外。 
医护人员联系上男子的家属后,远在安徽的一家人一下子就陷入了悲痛里。 
除了要处理后事,家属还有个难题,停在长沙的货车。家里人没人会开货车,也不知道该怎么把车从长沙开回安徽。 
没办法,家属只好在货车司机的交流群里发了求助信息,希望能找个懂货运的人帮帮忙。 
信息发出去没一会儿,河南有几个素不相识的货车司机看到了,他们常年跑货运,最清楚同行的不容易,也知道货车对男子家里有多重要。 
那不光是挣钱的工具,更是一家人过日子的指望,几个人没多想,马上约好时间,各自把手里暂时的活停了,凑了往返长沙的油钱和路费,开着车就往长沙赶。 
到了长沙之后,他们先去相关部门帮着家属办了手续,接着又仔细检查了货车的情况,确认没问题了,才小心地开着货车往回走。 
一路上,他们轮流开车,尽量缩短路上的时间,就想早点把车交到家属手里。 
开了十几个小时的长途,最后终于把货车顺利开回了安徽,交到了男子家属手上,面对家属的感谢,他们也只是简单说了句:“都是跑货车的,互相帮个忙是应该的。” 
有网友说:“每次在路上看到货车司机,都觉得他们不容易,为了家里奔波,却总是顾不上自己的身体。” 
还有网友注意到了行业里的结构性问题:“运费越来越低,成本越来越高,司机夹在中间最难受。” 
现在运输结构在调整、一直在推进绿色转型,还有智能化升级,传统的货运模式面临挑战,而转型带来的成本,有一部分转嫁给了一线司机。 
在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怎么保障普通司机的基本权益,建立一个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成了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河南那几位卡友主动帮忙的行为,展现了从业者之间的情谊,这种老百姓自己形成的互助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个人面对行业压力时的无助感。 
但更重要的是,需要从制度层面完善对货车司机群体的保障,优化物流行业的运营环境,让他们在为社会运转出力的同时,自己的基本权益也能得到保障。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再发生类似的悲剧,让物流行业能更健康、更持续地发展下去。 
信息来源:锦观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