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6日,2025首届中部先进能源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活动暨长沙市新能源科技项目对接会在宁乡举行。活动以“智汇长沙 能创未来”为主题,了链长、校长、盟长、行长、基金董事长等齐聚一堂,共谋长沙先进能源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未来。长沙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长沙市先进能源材料产业链链长李铁华,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市先进能源材料产业链校长郭学益出席。
活动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产业链推进工作办公室)、市科学技术局、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由市制造业发展促进中心、省新材料产业协会、长沙新能源创新研究院、市先进能源材料产业链推进办公室共同承办。
项目落地,绘就产业升级新图景
项目是产业发展和创新的牛鼻子。现场,10个重点项目签约,总投资达22.7亿元,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5亿元。
当中既有补强传统新能源市场的项目。如由深圳州辉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新能源废旧锂电池回收预处理项目,将建设2条废旧锂电池回收预处理生产线,年产值约4亿元。
也有瞄准未来技术突破方向,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技术项目。如湖南诺诚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诺诚光伏总部及光伏产品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将打造光伏组件、逆变器、充电桩等产线,并开展光伏EPC业务,助力长沙先进能源材料产业征战海外市场。
“我们聚集了20余名行业顶级研发人才,将持续开展氢能电池电极材料的研发和生产。”
湖南中伟新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打造中伟新氢电极研发与量试项目,可实现年产6万片绿氢电极,项目全面投产后年产值约1亿元。
更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如星邦智能的供应商湖南鼎晟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将投资5亿元建设核心结构件及电控系统属地化配套项目,通过整合星邦智能关键结构件供应体系,开发成套智能电控系统。
这些项目的落地,正是长沙以产业链招商为核心抓手,精准推进延链、强链、补链的生动实践——既填补了传统新能源领域产能与配套空白,又突破了氢能、光伏等前沿技术赛道的产业瓶颈,更强化了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的协同联动,将进一步完善长沙先进能源材料产业链布局,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本场活动上落地的项目,仅是长沙先进能源材料产业发展的缩影,据统计,该产业上半年累计签约项目23个,投资总额176.7亿元,产业链“串珠成链”效应持续释放,延链强链补链成果不断固化,为产业升级筑牢坚实根基。
多维发力,夯实产业发展底座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新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作为新材料产业的战略性分支,先进能源材料是长沙打造国际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关键赛道。
主题演讲环节,十余位专家的演讲聚焦固态电池、钠电、氢能等热门领域,带来前沿技术与产业洞察,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湘潭大学教授、俄罗斯外籍院士王先友以“固态电池及其发展思考”为题,深入剖析固态电池技术突破路径与产业化瓶颈,为长沙布局新型储能赛道提供参考。
活动现场,卓越工程师技术中心揭牌,该中心由中南大学依托长沙新能源创新研究院的场地、设备和人才进行建设,为全方位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交叉复合型卓越工程师人才提供系统化、全流程的条件保障。
“当前,新能源领域已迈入长周期,高成长的黄金时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国内外争抢的‘战略要地’,这也为长沙加快创新发展带来巨大机遇。”郭学益表示,中南被誉为新能源领域的“黄埔军校”,在锂/钠电池、氢能催化材料、固态电池等关键领域突破多项核心技术,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聚集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智汇,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瓶颈,共同推动长沙市先进能源材料产业迈向新高地。
本场活动的另一个重头戏则是长沙新能源创新研究院与宁乡经开区达成合作,双方将重点围绕招商引资、创新创业、中试平台、产业发展、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绿色低碳等方向展开合作。
“我们将按‘一园多极’战略发展规划,承接高校成果转化,建设N个中试基地,通过产业基金与人才支持,打造科技引领,低碳循环产业园新模式。在湖南建成高附加值绿色可持续发展科技成果聚集区和示范区。”长沙新能源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宋剑飞表示,自长沙新能源创新研究院成立以来,通过组建高水平创新人才团队,打造包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经营团队在内的工作队伍,提升新能源、新材料、储能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创新能力。
产业创新发展,离不开顶尖人才的赋能,宁乡经开区还现场聘请了十位国内先进能源材料领域的行业大咖担任园区先进能源材料产业创新顾问,以高层次人才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园区在该领域的创新突破注入强劲动力。
“引导企业加强科技赋能和品牌建设”“推动产业链群结合”“积极搭建人才流动、技术交流平台”……与会嘉宾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将进一步促进产业跨区域资源共享与产业协同发展。
从产业布局到生态构建,先进能源材料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聚链成群、抱团发展”的良好态势,创新能力有效提升,规模效应逐步扩大,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浓厚产业链创新发展氛围,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赋能,激活产业创新发展新引擎。”市先进能源材料产业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生态赋能,激活产业创新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长沙先进能源材料产业在“五链融合”机制推动下,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2025 年上半年,产业链营收同比增长16.3%。
随着行业逐渐回暖,龙头企业表现亮眼,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法恩莱特、科霸汽车动力电池、五创循环等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德赛电池测试中心通过CNAS认证,拿下“国字号”实验室认可证书,中伟新能源更荣登胡润研究院《2025全球独角兽榜》,创新驱动成效凸显。
龙头企业蓬勃发展的背后,除了企业自身的创新奋进,也离不开长沙不断培优产业发展生态。
长沙通过举办“链上长沙 产业兴城”系列活动,深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供应链“五链”融合,持续抓好链长牵总、校长支撑、行长帮扶、盟长搭台、基金董事长赋能“五长联动”。随着“链上长沙 产业兴城”系列活动在先进能源材料产业链率先落地,也为今年该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据悉,该系列活动今年还将在绿色智能计算(视频文创)、新一代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新型合金(新材料)、工程机械等产业链群举行。“该系列活动针对各产业链自身定位和特色需求,有效搭建各产业链互联互通、政企学研互信互利的‘零距离’交流平台,共同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加速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市制造业发展促进中心有关负责人说。(聂凯 欧阳倩)
举报